第二个字火的成语大全(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)(40个)

第二个字火的成语大全(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)(40个)

第二个字火的成语大全(第二个字是火的成语):不避水火,不避艰险,不顾一切,乘人之危,厝火燎原,各显身手,和衷共济,奋不顾身,干柴烈火,忿火中烧,抱火卧薪,抱火寝薪,放火烧山,救火扬沸,救火拯溺,方枘圆凿,格格不入,火上加油,灯火万家,灯火辉煌,烽火四起,烽火相连,烽火连天,烽火连年,电火行空,篝火狐鸣,膏火之费,膏火自煎,荒诞不经,赴火蹈刃,趁火打劫,趁火抢劫,蹈汤赴火,蹈火赴汤,近火先焦,饥火烧肠,救火追亡,鬼火狐鸣,抱火厝薪,蹈火探汤。1、不避水火 bù bì shuǐ huǒ

释义:不避水火 指不畏凶险。

出处:《水浒传》第五八回:“贤弟心中有何危厄不决之难,但请尽说不妨,便当不避水火,力为解救,与汝相助。”

2、不避艰险 bù bì jiān xiǎn

释义:不避艰险 不畏惧艰难险阻。

出处:《三国志 蜀志 关羽传》:“随先主周旋,不避艰险。

3、不顾一切 bù gù yī qiè

释义:不顾一切 顾:顾惜,眷顾。什么都不顾

出处:叶圣陶《孤独》:“既然见到一点儿光,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。”

4、乘人之危 chéng rén zhī wēi

释义:乘人之危 乘:趁;危:危险;灾难。趁别人有困难时;去要挟、侵害对方。

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盖勋传》:“谋事杀良,非忠也;乘人之危,非仁也。”

5、厝火燎原 cuò huǒ liáo yuán

释义:厝火燎原 “厝”念cuò。放火燎原,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。

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·兵部·西南诸捷》:“惟近日东北用兵,聚三大帅娄十万众,尽没辽水,坐成厝火燎原之势,差为不竞耳。”

6、各显身手 gè xiǎn shēn shǒu

释义:各显身手 各:各自;显:表现,显露;身手:本领。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
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5回:“到了现在,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,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。”

7、和衷共济 hé zhōng gòng jì

释义:和衷共济 衷:内心;济:渡水。大家一条心;共同渡江河。比喻团结一致;克服困难。

出处:《尚书 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 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
8、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

释义:奋不顾身 奋:振作精神;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;不顾个人安危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。”

9、干柴烈火 gān chái liè huǒ

释义:干柴烈火 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,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。也形容情绪高涨。
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9回:“今日天缘凑巧,竟赏了他,真是一对烈火干柴,如胶投漆,燕尔新婚,连日那里拆的开。”

10、忿火中烧 fèn huǒ zhōng shāo

释义:忿火中烧 犹言怒火中烧。
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张鸿渐》:“甲词益狎逼。张忿火中烧,反刀直出,剁甲中颅。”

11、抱火卧薪 bào huǒ wò xīn

释义:抱火卧薪 抱火:捧着火种;卧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处境险恶

出处:汉 贾谊《新书 数宁》:“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偷安者也。”

12、抱火寝薪 bào huǒ qǐn xīn

释义:抱火寝薪 抱火:捧着火种;寝薪:睡在柴草堆上。比喻危机潜伏,人安于险境而不自知。也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
出处:汉 贾谊《上陈政事疏》:“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,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。

13、放火烧山 fàng huǒ shāo shān

释义:放火烧山 比喻煽风点火,挑拨离间

出处:康濯《东方红》:“你不知道,那狼叼豹咬的齐占杰,前一阵可光在我面前放火烧山呀!”

14、救火扬沸 jiù huǒ yáng fèi

释义:救火扬沸 沸:开水。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也形容情况危急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酷吏列传序》:“当是之时,吏治若救火扬沸,非武健严酷。”

15、救火拯溺 jiù huǒ zhěng nì

释义:救火拯溺 见“救焚拯溺”。

出处: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梁惠王》:“今燕虐其民,王往而征之,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,箪食壶将以迎王师。”

16、方枘圆凿 fāng ruì yuán záo

释义:方枘圆凿 枘:榫头;圆凿:圆榫眼;卯眼。方形的榫头;圆形的卵眼。比喻格格不入、不相容、不适宜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持方枘欲内圜凿,其能入乎?”

17、格格不入 gé gé bù rù

释义:格格不入 形容彼此不协调;不相容。格格:阻碍;隔阂。入:融洽。

出处:清 袁枚《寄房师邓逊斋先生》:“以前辈之典型,合后来之花样,自然格格不入。”

18、火上加油 huǒ shàng jiā yóu

释义:火上加油 在一旁助威增加他人的愤怒或助长事态的发展
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回:“三荷包也不睬他,把他气得越发火上加油了。”

19、灯火万家 dēng huǒ wàn jiā

释义:灯火万家 家家都点上灯。指天黑上灯的时候。亦形容城镇夜晚的景象。

出处:唐 白居易《江楼夕望招客》:“灯火万家城四畔,星河一道水中央。”

20、灯火辉煌 dēng huǒ huī huáng

释义:灯火辉煌 灯火灿烂;形容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。

出处:明 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:“理宗皇帝游苑,登凤凰山,至夜望见西湖内灯火辉煌,一片光明。”

21、烽火四起 fēng huǒ sì qǐ

释义:烽火四起 战争的火焰从四面八方燃烧起来。形容边防不安宁,四处有敌人进犯。

22、烽火相连 fēng huǒ xiāng lián

释义:烽火相连 烽火: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指边防常抓不懈,比喻战火不断。

出处:汉 荀悦《汉纪 宣帝纪三》:“部曲相保,堑垒木樵,便兵饰弩,烽火相连。”

23、烽火连天 fēng huǒ lián tiān

释义:烽火连天 烽火:古代边境报警时点起的烟火。到处都在打仗;战火燃遍各地。

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移镇》:“待何如,你星霜满鬓当戎虏,似这烽火连天各路衢?”

24、烽火连年 fēng huò lián nián

释义:烽火连年 烽火: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。比喻战火或战争。指战火连年不断。

出处:元·戴良《九灵山房集·二四·登大牢山》:“那堪回首东南地,烽火连年警报闻。”

25、电火行空 diàn huǒ xíng kōng

释义:电火行空 闪电行于天空。比喻极其迅速

出处: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15章:“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,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。”

26、篝火狐鸣 gōu huǒ hú míng

释义:篝火狐鸣 夜里把火放在笼里,使隐隐约约象磷火,同时又学狐叫。这是陈涉、吴广假托狐鬼之事以发动群众起义的故事。后用来比喻策划起义。
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陈涉世家》:“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:‘大楚兴,陈胜王。’”

27、膏火之费 gāo huǒ zhī fèi

释义:膏火之费 膏:点灯的油;膏火:灯火。借指求学的费用。

出处: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》:“欲登第须理旧业读书,欲读书须膏火之费,吾视君皆未易办也。”

28、膏火自煎 gāo huǒ zì jiān

释义:膏火自煎 油脂因能照明而致燃烧,比喻人因有才能或有财产而得祸

出处:庄周《庄子 人间世》:“山木自寇也,膏火自煎也。”

29、荒诞不经 huāng dàn bù jīng

释义:荒诞不经 荒诞:荒唐离奇;极不真实;不经:不合正常的情理。形容说话荒唐;毫无根据。

出处:明 张岱《家传》:“与人言多荒诞不经,人多笑之。”

30、赴火蹈刃 fù huǒ dǎo rèn

释义:赴火蹈刃 赴:前往;蹈:踩踏。赴汤蹈火。比喻不避艰险

出处: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泰族训》: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,皆可使赴火蹈刃,死不还踵,化之所致也。”

31、趁火打劫 chèn huǒ dǎ jié

释义:趁火打劫 趁:利用;乘机;劫:抢劫。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。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。也作“乘火打劫”。

出处:清 颐瑣《黄绣球》第三回:“这一天见来的很是不少,黄通理更代为踌躇,怕的是越来越多,容不下去,而且难免有趁火打劫,顺手牵羊的事。”

32、趁火抢劫 chèn huǒ qiǎng jié

释义:趁火抢劫 趁着别人紧张时去捞取私利或害人

出处:郭沫若《尚儒村》:“兵队来了,有钱的请外人的红十字会来贴张保护的封条,没有钱的便趁火抢劫。”

33、蹈汤赴火 dǎo tāng fù huǒ

释义:蹈汤赴火 比喻不避艰险。

出处:唐·赵元一《奉天录》卷三:“且须散金帛,犒师旅,使闻鼓而蹈汤赴火,闻金而星布云合。”

34、蹈火赴汤 dǎo huǒ fù tāng

释义:蹈火赴汤 同“蹈汤赴火”。

出处:李瑛《深夜里发生的故事》诗:“五里远的山路,真正似蹈火赴汤。”

35、近火先焦 jìn huǒ xiān jiāo

释义:近火先焦 比喻跟祸事最接近的人首先遭殃。

出处: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49回:“常言道:‘近火先焦’。伯伯便替我们吃官司坐牢,那时又没人送饭来救你。”

36、饥火烧肠 jī huǒ shāo cháng

释义: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。

出处:宋·苏轼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》:“饥火烧肠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?”

37、救火追亡 jiù huǒ zhuī wáng

释义:救火追亡 亡:指逃跑的人。像救火和追赶逃犯一样。比喻事情紧迫,不可延缓。

出处:《国语·越语》:"臣闻从时者,犹救火追亡人也,蹶而趋之,唯恐弗及。"

38、鬼火狐鸣 guǐ huǒ hú míng

释义:鬼火狐鸣 鬼火闪烁,野狐悲鸣。形容阴森恐怖的荒野夜晚。
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追忆余泊舟西江事次韵》:"人烟犬吠西山麓,鬼火狐鸣春竹丛。"

39、抱火厝薪 bào huǒ cuò xīn

释义:抱火厝薪 厝:同“措”,置放。薪:柴火。把火放在柴草底下。比喻危机即将出现。

出处:语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"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,火未及燃,因谓之安,方今之势,何以异此?"

40、蹈火探汤 dǎo huǒ tàn tāng

释义:蹈火探汤 比喻不避艰险。同“蹈汤赴火”。

相关推荐

合作伙伴